掐丝珐琅墨床
掐丝珐琅,俗称“景泰蓝”,是出现于明代的一个著名的金属工艺。通常认为它发展于明景泰年间,釉料多为蓝色,故称景泰蓝。实际上在明清两代它一直被称为掐丝珐琅,而景泰蓝一词在清末民初时才被采用。
珐琅是搪瓷的旧称,起源于日语,是以石英、瓷土、长石、硼砂及一些金属矿物为原料,粉碎后熔炼而成。器物以铜为胎,用铜丝在胎上掐出各种花纹图案,然后填以各色珐琅彩料,烧制后再经过打磨,并在露出的铜丝部分镀以金银,其制作程序十分复杂。至清代,景泰蓝工艺比明代又有所创新和发展,曾设有“珐琅作”,后与“造办处”合并,专门生产珐琅制品。特别是乾隆时期景泰蓝制作达到一个高峰,釉色增加到二十多种,工艺技法更加娴熟,品种繁多,大到屏风、床榻、佛塔,小到笔架、砚盒、墨床……
清代掐丝珐琅墨床(摄影 张印)
这件辽宁营口市博物馆馆藏的清代掐丝珐琅墨床,长21厘米,宽9厘米,高4.3厘米,铜胎,长方条几形,双足内卷,面嵌左右对称的掐丝珐琅勾云团花纹饰。造型柔和流畅,掐丝细匀,纹饰繁密,打磨光滑,镀金明亮,蓝釉青翠艳丽,整件作品小巧精制,令人爱不释手,是一件很典型的清代掐丝珐琅器物,极具当时金光灿烂、豪华富贵的艺术风格。
微信 | 微博 | 抖音 | APP | ||||
|
|
|
|
|
珠宝国检 中国珠宝行业网 珠宝国检深圳实验室 珠宝国检北京实验室 珠宝国检集团培训中心 NGTC国检教育 国检珠宝培训中心上海分校 珠宝国检集团培训中心广州 珠宝国检NGTC研究所